2003年2月25日,《浙江日报》头版新开了一个专栏:“之江新语”。首篇文章的问题是《调研事情务求“深、实、细、准、效”》,署名“哲欣”,这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笔名。
在这篇不到300字的随笔里,习近平提出做好视察研究事情的“五字诀”,即“深、实、细、准、效”。他强调,各级向导干部在调研事情中,一定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,起劲在求深、求实、求细、求准、求效上下时光。
《之江新语》第一版(2007年)书影和目录。(图源:《习近平在浙江》)
“深”
“深”,就是要深入群众,深入下层,善于与工人、农民、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交朋侪,到田间、厂矿、群众和社会各层面中去解决问题。
真实的情形、深条理的问题,往往被表象所掩饰,只有“扎”下去,才华“捞”上来。1930年,毛泽东写《寻乌视察》时代,曾问红四军宣传队:“你们在寻乌作了视察没有?”各人答:“视察了。”毛泽东继续问:“你们讲一讲寻乌做生意哪一类最多?”有个体人说:“或许是做豆腐的最多吧!”毛泽东继续追问:“寻乌哪几家做豆腐做得最好?”这下,各人被彻底问住了。毛泽东在寻乌搞视察,把外地种种物产产量、价钱,各行业职员数目、比例等,都弄得一清二楚。
2011年11月,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仪式上,习近平提到毛泽东寻乌视察的事例,指出“这种深入、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”。深入一线、掌握一手质料,也始终是习近平的事情作风。他在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时,到任3个月就走遍9个县,厥后去了“车岭车上天,九岭爬九年” 的下党乡,成为第一个到那里的地委书记。他说:“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,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州里,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。”
1989年7月,习近平冒着酷暑,带动步行到下党乡调研。(图源:《习近平在宁德》)
“实”
“实”,就是作风要实,做到轻车简从,简化公务接待,真正做到听真话、摸真相、办实事。
“可是,现在视察研究似乎尚有一个‘功效’,就是让别人知道我在视察研究,我在忘我事情,我在接触群众。而这个‘功效’在一些人那里似乎徐徐酿成了视察研究的主要功效,视察研究的原来目的倒酿成次要的、甚至无关紧要的了。”2013年9月,在加入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涯会时,习近平品评这种征象,“若是没有记者、没有摄像机,那么在他们看来,这个运动还去不去就要思量了,就要琢磨一下尚有没有意义?没有留声留影,那不就即是没有去运动吗?显然,这其中有个导向问题。”
说究竟,视察研究不是做秀,而是要把时光下到察真相、出实招、办实事、求实效上。在河北正定事情时,习近平调研就习惯不打招呼,直接下乡、下厂、入户。有一次,在州里调研时,外地向导上了几个“硬菜”,习近平直接说:“不可,不可搞这个,我就吃司空见惯。”
联系举世360
电话:010-84239318
邮箱:2303985529@qq.com
地点: 北京市东城区清静里东街12号中林商务331
邮编:100013